
2025年3月14日,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杨惠珺教授带领师生团队15人赴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开展实地调研工作,了解陕南羌族文化与羌绣产业发展现状。为深入了解羌族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,团队首先参观宁强县羌族文化博物馆,探寻羌族千年历史、当代服饰文化与红色革命精神。

展馆首层讲述了古羌人迁徙定居秦巴山地的文化发展史,展示了古羌聚落布局、农耕器具等,展现依山而居的生存智慧;二层商周明清的羊角陶罐、石刻雕像、灰陶双耳罐再现了羌族文化的悠久历史;三层释比馆还原了羌族祭祀仪式的文化氛围,羌绣馆陈列了百年羌族绣片与精美服饰;顶层红色革命展馆讲述羌族人民传承弘扬长征精神的红色故事。


接下来,团队参观羌绣非遗文化产业园。负责人王小琴介绍,产业园于2015年成立,现有3个缝纫加工车间,员工76名,同时园区联动汉源、大安、禅家岩等11个镇设立传习基地。在商品展示区,团队观摩羌绣服饰、文创包袋及家居饰品。传统云纹、羊角纹与现代设计融合的系列作品引发关注,学生结合艺术专业视角,探讨纹样在当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可能。


王小琴作为省级非遗宁强羌绣传承人,同时也是2025年全国劳模、省级人大代表、全省脱贫攻坚致富带头人,为解决地方妇女就业问题,她曾担任羌绣技艺培训累计4000余人次,以“培训+产业”模式带动灵活就业,居家灵活就业1000余人,致力于运用羌绣产业实现地方女性致富,以羌文化促进文旅融合,实现乡村振兴。


王小琴从走访村落动员妇女参与培训,到建立标准化生产线打通产销环节,再到开发羌绣主题文旅项目。产业园的规模化生产场景,直观呈现了她创业30余年的艰辛与成效。


艺术学院杨惠珺教授感慨王小琴创业历程的艰辛与不易,表示其劳模精神值得大家学习。艺术学院教师表示,此次调研为学院创新设计教学提供了非遗文化资源与活化案例,未来将积极探索校企合作,助力中华优秀传统纹样数据库建设与文创产品开发。